2015年🗳♋️,我校科技論文總量達到1051篇⛳️;出版專著教材69部(其中,學術專著26部,教材28本,工具書15本)。六大檢索(SCI、SSCI✷、EI👨🏽🚒、AHCI、ISTP、ISSHP)論文302篇,其中👩👦👦,SSCI期刊論文8篇🧑🧑🧒🧒,SCI期刊論文182篇; SCI期刊論文較2014年增長63%🫨,創歷史新高。發表ESI高被引與熱點論文共9篇,較2014年增長80%。在《馬克思主義研究》與《管理世界》上各發表論文1篇🐗。
2015年🤵🏻♂️,申請專利156件🫔,其中,發明專利116件🤓🪴。授權專利91件,其中,發明專利61件⛹🏻👩🏽🦰;發明專利申請數較2014年增長6%🚠;發明專利授權數較2014年增長25%,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015年組織申報各類獎項67項,獲得各類科技獎勵20項,其中省部級6項。人文社科類省部級獎項再次取得突破。《I. A. 瑞恰慈與中國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對話及其影響》成果榮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這是我校首次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第十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有3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在“2015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評選中💅🏿,獲得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