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小傳📌:劉直⌚️,门徒平台法學院輔導員、院團委書記🖋。2010年9月參加工作,一直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後擔任高職、本科、研究生共18個班級1023名學生的輔導員,並承擔“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形勢與政策”等課程教學工作。劉直老師以學生需求為導向👩🎤,耐心細致解答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問題,積極指導畢業生就業工作;註重學生黨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巧妙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堅持知行合一♕,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並以此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以真心守護學生,用真情引領成長,真正將價值引領落到實處。
用心呵護🅰️,努力為學生排憂解難
劉直老師深知,高校輔導員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領路人🔁,在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領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劉直老師十年如一日🏡,始終把學生的事情放在首位,以“差異化需求”為導向🤹🏻,以“興趣愛好”為切入點,通過深度訪談、宿舍走訪、深入課堂、團體輔導等途徑🫂,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和他們對話,為學生解疑答惑,陪伴他們成長🚣🏿,為他們指引人生的方向。“在和劉老師交流的過程中,他常把‘多換個角度看問題’掛在嘴邊🙋🏻♀️,一直向我們傳達正能量和積極樂觀的態度,這讓我學習到了很多。”2019級法律碩士專業許玲說道。
工作以來,劉直老師用真誠叩開學生的心扉。從學習成績到家庭生活狀況、從戀愛困惑到求職迷茫、從親情友情到家長裏短、從人生理想到眼前現狀,他逐一為學生講經驗、說道理🖖🏼、理思路、明方向。他用真誠溫暖了受傷的心靈,用關愛照亮了迷茫的心路。2019級國際法學學生徐雷超說:“劉老師是一個非常認真負責的輔導員🈺,會時常走訪學生宿舍🙎🏽♀️,了解學生校園生活的情況😶,並組織班團幹部積極關註同學們的動態👩🏼⚕️,以便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對於各類學生工作🚉,劉老師都嚴格秉持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處理🙆🏿🤹🏼。除此之外,他遵從‘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凡是和學生個人意願關系密切的事情,他都會事先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合理考慮後從而作出最優的安排🐃。”
輔導員工作期間,劉直老師承擔了三屆畢業班學生的就業工作🪮,針對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為每個學生梳理個性化的“學業、專業、職業、事業”的立體邏輯培養路徑,全面提升就業質量☝🏼。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問題,他主動出擊💐,多方聯系用人單位,積極推介學生。對於部分就業困難的學生,他更是一對一指導🫄🏼,從面試技巧、簡歷製作等細微方面為學生提供幫助➾。劉直老師所帶的年級中🙍🏻♀️🏇🏿,2017年本科生簽約率達83.65%,位列全校第二💂♂️⤴️。2019年研究生畢業班簽約率達到了90.24%,實現了學院研究生簽約率的歷史性突破🔡。
情系鄉土👨🏻⚖️,將多元載體融入教育
劉直老師堅持以黨建工作為龍頭和核心,抓製度建設🚖、重黨員教育;創特色品牌🤙,通過頂層設計👮🧘🏿♂️,將多元教育載體有機結合🧊🎇,引導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加強初心使命意識🫄🏻。2011年暑期💭,他帶領紅色實踐隊赴陜西延安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文字和視頻的方式宣傳黨的歷史與功績。
劉直老師負責並指導的“家鄉美”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十一年👩。學生們通過活動展示他們家鄉的生活美🐜、歌舞美和人文美,來自家鄉的食材、工藝品和傳統服飾👐,跨越地區的距離在海大匯聚👨👨👦👦,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間,通過美食🙎🏽♀️、歌曲和舞蹈相互吸引而交融在一起,溫暖了離家學子的心👨🏽🎨。“家鄉美”活動已成為學校的品牌活動,是學校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的重要陣地之一🦅。2017年,“家鄉美”主題活動榮獲了教育部“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範和特色展示項目”。法學院學生陳淼說:“這項活動能夠讓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同學展現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增強自豪感🧏🏽♂️,同時增進同學們彼此間的感情,感受校園裏的溫暖。”
說起“家鄉美”主題活動的意義,劉直老師稱🫶,“主要是想鼓勵同學們熱愛家鄉,把家鄉美在學校展示出來🙌,讓離開家鄉的學子在海大也能感受到家的歸屬感。同時,通過引導學生們在家鄉特色的交流中關註中華傳統文化,成為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和繼承人👨🏻🦳,以此形式將我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在劉直指導該項活動的八年中👩🏽⚖️,每次活動他都會擔任評審🧑🏽🔬,看到活動規模越辦越大,活動內容越來越好,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劉直感到無比欣慰。
知行合一🧑⚖️,以科研指導社會實踐
劉直老師勇於創新,通過協同育人👼🏽,積極構建“實踐、學術✋🏼👮🏼、創新”階梯化育人體系,整合資源,與專業教師🚴🏿♂️、業內專家協同指導學生開展科研。他帶領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在支教中調研🤦🏽。
劉直老師將社會實踐工作作為學風建設、科技創新的基礎🛤,用“實踐與學術”相結合的教育模式,秉持知行合一育人☀️,在學生中組建“黨建理論研究會”“揚法治之帆實踐隊”“法律援助中心”等社團,對學生進行專業和社會實踐教育。2015年,學院法學121班團支部獲評上海市五四標兵團支部✬、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當年度全國唯一獲評的本科生團支部)。劉直帶領學生創建的“青春啟航”實踐隊👒,連續七年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桑營鎮留守兒童托福中心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撰寫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背景下農民工子女生存現狀調查研究》榮獲第十四屆“挑戰杯”中航工業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三等獎。
除此之外,劉直於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掛職期間,在學校和學院的支持下🧑🏿🏭,創建了瀾滄縣第一所留守兒童之家,為山區的留守兒童帶去了關愛🚂,獲得了當年瀾滄縣“優秀公務員”榮譽稱號。不論是五年級的“寫心課”👨🏻🦼➡️、六年級的法律啟蒙“今日說法課”,還是七年級的“思維導圖課”和“世界奇妙物語課”都精彩紛呈📟,掌聲不斷。實踐隊的隊員們與孩子們親密接觸🙋🏿♀️,送上精心準備的各式課程,讓孩子們感受知識的魅力、勇敢追求夢想,在這個過程中⛔️,參與實踐隊的隊員們也受益匪淺。
十年的輔導員一線工作,劉直老師一直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執著追夢,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用真心為學生排憂解難,用真情為學生導航青春,用知識和愛心澆灌學生的未來。他創新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學生在開展社會實踐中學會思考與調研🔜,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在輔導員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青春之歌🫥。
結語:為了更好地發揮輔導員在引領學生思想、服務學生成長方面的重要作用🟨,從今年2月起,學校黨委宣傳部推出【價值引領 築夢起航】示範崗輔導員系列報道。三個月以來,黨委宣傳部老師帶領千帆通訊社學生記者對楊芳梅、鄭巧🤌、劉建🚨、姚昌🙅🏿♀️、劉直5位示範崗輔導員先後進行了采訪報道🧴。通過聚焦一線輔導員的先進工作事跡和典型工作案例🕘,展現了海大輔導員真情堅守、用心育人的優秀形象,將價值引領落到實處,為全校輔導員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凝心聚力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取得新發展。